官方抖音号
微信公众号
“河”字,从水,可也。
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与脉络,是大地的血脉,滋养着万物,孕育着生命。河流,自古以来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,它不仅带来了灌溉之利,更是文明的摇篮。
“河”字是形声字,“水”部表意,“可”部表音,其甲骨文形态已初具河流意象。
甲骨文的“河”主要有两种用法,其一特指中华民族的母亲河——黄河,其二则作为自然神的称谓,折射出先民对河流的原始崇拜。这种字源特征印证了华夏文明与水系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。
纵观中华大地,河流众多,其中不乏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生态价值的河流。
荆门的漳河便是这样一条河流。它位于湖北省中部,地处荆门、宜昌、襄阳三市交界处,是荆门人民的“母亲河”。
漳河发源于荆山山脉,流经多个县市,最终汇入长江。漳河水库是拦截漳河及其支流建成的水库群,总库容达21.13亿立方米,是湖北省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。建库前,暴雨、山洪汹涌时,往往溃决成灾,严重影响荆江大堤安全。为解决水患,湖北省政府于1957年11月决定修建漳河水库,动员十万劳动大军,历时8年艰苦奋战,建成当时被誉为“亚洲第一土坝”的宏大工程。
从甲骨刻痕到数字水文,“河”字的演变史恰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缩影。漳河水库的建成,既彰显了治水智慧,亦警示生态平衡的脆弱性。
它提醒我们,要珍惜每一滴水,保护好我们的河流,让它们继续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,滋养着我们的未来。漳河的故事,只是众多河流故事中的一个缩影,但它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,河流不仅是自然的馈赠,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。
本期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,期待下一期我们将推出新的“说水解字”系列内容。
官方微信
官方抖音
智能客服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