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专栏
Special column
党委中心组第九次学习
  • 发布时间:2014-08-23
  • 浏览次数:18620
  • 作者:本站编辑

主题: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

地点:五楼会议室

时间:2014512

主持人:党委书记、副总经理  陈永根

参加人员;公司班子成员

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,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’”,这是刘云山同志近日在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说的一句话。这句话为什么引出网上热评和公众热议?因为它不仅讲了一个政治学上经典恒定的道理,更指出了当前某些官员中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。

为官真的不易。当一名公仆,一是要甘于清淡,当官与发财不能两全,官员主要靠俸禄过日子,还会有一点清贫甚至清苦。你不甘清苦,可以挂印下海另请高就。有一句话说是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,其实还有一句,叫做当官若要发大财,请君辞官下大海,也不是没有先例。二是要自守清白,当官就要两袖清风,要当不粘锅,非分之财不能去碰,见人发财不能眼红。这两条,是天经地义,鱼与熊掌不能相兼,决不能又有权力又有油水,这是当官历来的不易

但近年以来,为官更为不易。什么道理呢?一是反腐纠风,从顶层而始,对于官员的制约、纠举和监查,规矩越来越严,限制越来越大,严格而外,甚至有一点严苛的味儿。官员的行止要更加自律,稍一出格,就会受到处分甚至查办。二是民主监督,整个社会尤其是网民的眼睛,都紧紧盯着官员的一举一动,我们必须在众目睽睽下行事,在七嘴八舌中执政,甚至连一部分隐私权,也已经实际上被让渡出去。也有一种说法,说现在的为官不易,其实是一种正本清源,是回归于正常,是对过去为官过于容易,甚至可以随心所欲的一种反正——当官这个行当,本来就应当不易,本来就应当在严规戒律之下、万众瞩目之中,夹起尾巴做官嘛!总之,为官不易才对,才符合现代政治学和民主社会的规则。

因为 不易,所以有些官员就 不为——所谓不拿也不干,就是一种。不吃请了,不收礼了,但是绕行躲事、推托躲避,无所作为总可以吧?不易不为,一是什么好处也没了,连喝个小酒、用个公车都要小心翼翼了,于是有些官员精神状态就不好了,没什么意思,情绪低迷,心态暗淡,甚至满腹怨言,那种热情积极性都低落了,更何论干劲激情?另一类则不同,他倒不是小儿科,而是因为今日之下,曹营之事难办,什么事都要饱受众议,什么时候都是众声喧哗,正当的批评当然不少,但舆论的挖苦、起哄、误解甚至谩骂更是家常便饭。为官真是不易呀,在这种压力下执政、办事,倒还不如不为呢!不干,不当出头椽子,就不会成为热点焦点,还不行吗?

不易也不能不为。我们的官员,要搞清楚、想明白,为官本来就是不易的,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,那就是自己的价值追求,更是人民群众的信任重托,就不要因为不易而三心二意;为官本来就是要受到监督的,既然当了公仆,就要习惯于在公开透明的态势下执政,就要习惯于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要受到公众的检视,也要习惯于受到误解甚至蒙受某些不白,一切交给实践、历史和群众去检验。更重要的是,为官就要有为,要有担当,要有肩胛,要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甚至干大事。当官如果不作为,那就是尸位素餐,就不如回家卖红薯。干净是要干事,守规矩是要好作为,干净不只是洁身自好,修齐终究是为了治平,为了有为不为的问题,过去有,现在成为某些官员中的一个新倾向,是因为反对四风,他们倍感不舒服,是因为社会监督,他们倍感不习惯,这两个不为的原因,是当前有些官员中普遍存在的不担当的新缘由——我们对于某些官员队伍中的这一股,要有足够的警惕和深刻的剖析,因为这并不是泛泛而谈地教育他们要有一颗公心就可以化解的,既要有对症下药,更要有干部管理体制和官员任职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才行。